5月11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晓安数智科技公司特别支持的第五届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管理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
论坛系统宣贯了“十四五”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要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安全形势,探讨了当前安全管理的难点与痛点。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危化品安全监管政策、近期典型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提升路径等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建议。今日,摘编论坛中演讲嘉宾发言的精彩片段,分享给广大读者,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特聘专家刘强:强化安全合规管理 当好安全生产责任人
当前,我国已建成由危化品安全行政法规、危化品安全部门规章、危化品安全规范文件共同组成的危化品安全法规体系,并细分了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危化品安全等领域,这对于提升石油和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具有指引作用。
对于石油和化工企业来说,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安全合规管理,包括强化知责履责、强化专业技能、强化重点环节安全风险管控和强化数字赋能。
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的主体责任包括:主要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主导作用,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主体责任;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充分发挥团队和专家作用;定期组织对动火等危险作业的排查整治;定期组织对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排查整治等。
强化知责履责是强化合规管理的重要内容,石油和化工企业可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关键少数要带头,一把手、副手、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要带头担负员工安全的使命。二是责任要全面,包括纵向责任到底、横向责任全覆盖、岗位责任与安全责任要分清。三是担责要尽心,要做到有岗必有责,有责必尽心,有心才有效。四是全员有权利,员工可以拒绝施行违章行为,真正做到对安全负责。五要完善考核机制,包括完善绩效挂钩、考核指标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查伟:加强石化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2022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27起,同比下降2.3%。其中,较大事故有7起,首次降至个位数,且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创造有统计记录以来连续41个多月无重特大事故的最长间隔期。
今年1~4月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有反弹趋势,化工安全生产再次进入瓶颈期,主要体现在:一是安全基础工作不牢,没能真正吸取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没有树立“重复事故”的理念,“举一反三”差距明显;二是施工维修过程发生的事故较多;三是抓专业管理是突破这瓶颈期的关键;四是化工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衔接有脱节的现象。
为扭转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要沉下心,做久久为功的安全基础工作和创新工作。企业要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围绕“一防三提升”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应用,深刻吸取“1·15”事故教训,强化液态烃储罐区等重大安全风险项目分级管控等安全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筑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安全既是石油和化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十四五”是我国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石油和化工企业提高安全水平,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从思想政治高度抓安全、管安全、保安全,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统筹好行业发展和安全生产,为建设石化强国筑牢安全根基。二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好责任在肩、学习至上、齐抓共管、坚持不懈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制度、体制、机制、培训、激励、考核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创新,不断提升全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三要大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在石油和化工领域的落地,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本质安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四要完善安全培训平台建设,加大安全管理人才培育力度,让各级管理者和从业者熟练掌握基础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到“日常管理记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危急状态能应对”。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权威媒体,将坚持不懈地在全行业倡导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党工委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建宁:打造创新、高效、绿色、安全的聚集发展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石油和化工行业要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重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作为南京市唯一以发展现代化工为主的专业园区和国家级江北新区“3+3+X”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已形成以石化、碳一两大产业链为主要支撑,新材料、生命建康为发展方向的现代产业体系,主导产业规模、项目集聚度、安全环保水平与区域集约程度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自石化联合会对全国化工园区评比以来,南京新材料科技园一直保持在“全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方阵。
园区的长足发展得益于扎根园区企业的积极贡献,未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将继续致力于为石油和化工企业打造创新、高效、绿色、安全的集聚发展平台,为建设世界一流化工园区作出更新、更大贡献。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管理运行部副主任刘璐:化工产业转移管住增量、治理存量、提升园区
化工产业转移专项整治是一项致力于“管住增量、治理存量、提升园区”的工作。
目前,我国经历了两次化工产业转移高峰,尤其是响水“3·21”特别重大事故后,部分企业从江苏、浙江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进程加快。部分承接地区近年来事故多发,2022年7起较大事故全部发生在产业转移地区。究其原因,一是转移项目本质安全水平低;二是承接地安全准入和监管不足,准入门槛低、制度执行差、专业监管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园区发展要求;三是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素质不达标,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操作人员技能不足;四是化工园区安全基础薄弱。化工产业转移专家指导服务发现,行业内仍然存在重发展轻安全、安全设计诊断走过场、精细化工企业“四个清零”完成质量差、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缓慢等典型问题。
为防控危险化学品企业产业转移成为安全风险转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相关部门还将“对症下药”,以质量核查为主线,以隐患整改为核心,扎实抓好诊断复核、清零销号、园区提升,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一是深入开展化工产业转移项目安全设计诊断复核,提高质量,并确保安全设计诊断提出的措施建议及各项交办问题隐患整改到位。二是指导精细化工企业对照“四个清零”问答口径和典型问题清单,全面排查,建立未清零问题清单,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对于未按期清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三是严格源头转入,化工园区要完善并严格执行规划、安全准入条件和项目管理制度,做好项目决策咨询服务。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预警中心博士席健:培育“工互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
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评估、监测、预警与处置体系。
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实施“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建设一批本质安全型化工园区和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有利于推动危化品安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可从多尺度堆簇智能化本质安全、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一体化安全、安全生产智慧监管与应急决策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智能装备开发,构建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大数据平台和安全应急标识解析体系,进一步解决制约危化品安全生产过程单元装置本质安全(点)、生产线控制系统一体化安全(线)、企业集团智慧监管与应急决策(面)的瓶颈问题。同时,协同创新模式还有助于推进化工园区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的建设应用,赋能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迭代升级,最终建立系统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危化品安全治理体系。
目前,“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已在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建设,并取得不错的成效。根据企业反馈,目前还存在建设过程中已建系统较多且应用技术复杂多样、机理模型研究难度大、数据交互共享困难等问题。今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将从标准规范制定、科研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支撑工作。
北京思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纳永良:转变安全管理理念 提升过程安全水平
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往往呈现事故发生后重视程度高,一段时间后,重视程度下降,又发生安全事故的“怪圈”周期。要突破“怪圈”,就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或工程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先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下,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安全管理理念。一是要由仅限于合规性和基于经验的管理转变为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二是要在企业内实现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等于管风险,管风险靠技术;三是预防事故要识别出风险并落实好管控措施;四是在决策或作业前考虑到有什么风险,风险管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遵法是底线,而合规仅是最低要求,仅仅做到合规无法避免事故。深究典型安全事故的原因不难发现,往往是企业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或以“合规至上”为原则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在制定安全管理策略时要知道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根据以往经验如何改进、如何更好地管理风险。
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原则应包括:全体员工要坚定不移地以安全为核心价值,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即便无人监管也要遵守;理解危害与风险,企业可根据风险及危险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有限的资源。同时,还需要管理来自设备、操作、变更、承包商等各个不同方面的系统性风险,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勇:分级管控过程安全风险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分级管控缺乏顶层设计,管理“上下一般粗”,高风险点关注不够,低风险点耗费监管或管理成本过多。二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基层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不具备或有效性差;新工艺危险特性未知。三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孤立,危化品登记、监管、应急功能独立。四是应急救援手段传统,应急救援资源孤立,未形成系统性合力。
化工过程风险具有动态变化、不确定性和局限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风险管控时要进行3个分级。一是风险分级,聚焦高风险、能量集中的高后果源,防范“灰犀牛”事件。二是管控资源分级,有限的管控资源要用在刀刃上,避免“上下一般粗”。三是责任分级,国家、省部、地市、厂区、基层等各监管层级责任要细分。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风险预警并不能替代报警系统,也不能替代定量风险评估,更不能代替企业主体责任。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强:五方面入手提升园区安全水平
化工园区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十有两禁”导向作用、专家服务指导作用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建设支撑作用。
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可从五方面入手。
一是持续深化“一防三提升”,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具体包括强化装置设备本质安全;深化精细化工“四项清零”;以安全审计为推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主要负责人为抓手,带头履行全员安全责任。二是以智慧园区建设为落脚点,强化科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优化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拓展开发线上巡查功能;通过高标准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全面建成智慧园区融合管控平台,实现“感知一张网、管理一张图”。三是以安全培训为支撑,建好用好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四是未雨绸缪,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五是提质增效,持续完善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及危化品停车场建设。
此外,化工园区还要进行封闭化管理,运用GPS/北斗定位等技术,对危化品车辆超速、违停等行为进行管理,有效管控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降低交通风险。同时,持续规范化工园区内危化品车辆停放与管理,降低危化品运输车辆在无序装卸等待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创始人、董事长王三明:工互网赋能化工过程安全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具体说来,一是风险认不清,员工对化工过程安全体系认知不足,表面、运动式管理现象明显;二是风险想不到,一些化工装置复杂,而专业人才又少,这会导致“小概率、大破坏”的事故想不到;三是风险管不到,不健全的管理体系等因素会导致全员安全难落实;四是风险治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有动态、闭环等管控能力不足或安全投入不足等。
传统的安全事故管理多采用事后管理的方式,而事前往往没有及时排查到隐患。与传统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不同,“工业互联网+化工过程安全”不仅可以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作业安全管理、变更管理等功能,还可以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化工过程安全PDCA闭环管理能力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够科学识别和量化评估风险点位,还能够形成“人、机、物、环、管”一体化管理系统,从而真正实现事前预防。
同时,“工业互联网+化工过程安全”还有助于企业加强设备管理。通过构建设备管理平台、设备建设模型、维修数据库等,可以提高企业对检维修的预判能力,并实现实时预警。这样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安全风险。
北京晓安数智科技公司总经理卫秀峰: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要心中有“数”
石油化工行业内“两重点、一重大”场景是企业、化工园区、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重大危险源更是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关键环节的管控势在必行。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控关键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管控。因此,智能化安全阀状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硬件IoT)+风险监测和预警软件(工业App)+数据咨询/远程运维(OT)应运而生。
IoT由先进的传感器、科学算法、工业无线通讯协议、数据管理平台组成,具有高动态识别范围,能有效区分周围环境噪声、高识别率,是实时监测工艺安全事故发生链路上的最后一道保护层。工业App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风险在线监测和动态预警。以工艺安全管理要素为核心,打通并获取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实时数据以及现场视频数据等信息,实现风险管控在线监测和动态预警。OT可结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获取的大量实时数据、安全阀监控实时数据以及其他有效数据,并以咨询服务、远程运维的方式,从数据中与客户共同发现管理问题,挖掘数据价值,逐步提升客户风险预测和风险管控能力。
华峰集团HSE总监朱少正:纠正五个认知偏差
当前,国家在化学品管理方面,已经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安全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而纵观现状,行业内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是安全管理的上层建筑出现问题?还是行业监管疏于管理?个人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上层建筑和行业监督,而是企业管理者、作业者的理念出现了认知偏差。
一是风险认知的偏差。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场景存在危险与有害因素,生产岗位管理者和作业者要围绕这个概念,去认知岗位存在的危害源是什么。二是威胁认知的偏差。储存在容器里面化学品的泄漏是顶上事件,而导致泄漏的多源于工艺需求的不同。三是屏障认知的偏差,应根据威胁的动作去建立屏障。四是屏障标准建立认知的偏差。通过对过往生产过程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屏障缺失,而是由于预防、减缓屏障失效导致的。五是屏障标准责任人认知的偏差。作业者必须要严格掌握控制本储罐压力异常的屏障是什么、屏障标准是什么,你要承担的屏障管理责任是什么,检查周期是多久。
在识危害、明职责,会操作、能应急的认知基础上,石油和化工企业要结合上述认知清单,将信息导入数字化智慧安环平台,做到人与数字化的互助,实现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安委办主任樊华伟:加强HSE管理 提高EPC项目安全水平
化工EPC项目在HSE管理方面常常面临前期人员流动大,技能素质普遍偏低;场景变换快,管理要求高;后期风险类型多等难题。与此同时,我国EPC承包商的主体多数都是设计院,而很多设计院并没有施工资质。在这种情况下,专职HSE管理人员的持证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HSE策划是项目HSE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设置项目HSE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的、有资质、有能力的专职HSE管理人员。其次,要联合各分包商成立项目现场HSE管理委员会,EPC承包商作为项目总负责单位,项目经理为委员会主任。最后,HSE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HSE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要具体组织实施项目HSE管理工作。
在EPC项目整个实施阶段,项目HSE管理对项目系统安全状态的影响逐步降低,但对项目实体安全状态的影响逐步升高。在进入施工、试运行阶段时,HSE管理要重点关注招标及合同谈判阶段的HSE管理、分包商入场审核、开工前的HSE检查确认、危险源动态识别、HSE培训活动、方案审核、现场作业活动安防措施等环节。
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欧阳秋月:微反应器提升化工过程本质安全
微反应技术是一项颠覆性过程强化创新技术,不仅能强化工艺过程,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还能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微反应技术有如下优点。一是反应变好,相较于普通技术,微反应技术的换热能力提升1000倍、混合能力提升100倍、反应速度提升明显。二是占地面积小,平均生产占地减少70%~90%。三是可无缝放大,缩短反应生产周期,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四是支持连续生产,可实现更好的反应性能、更高的收率、更优的生产效率、更均匀地吸收通过反应器通道的光能。五是有助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微反应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化学品研发和制造,使化工过程本质更安全。微反应技术是解决化工安全生产的热门技术,是化工研究和发展的前沿技术,也是化工智能化的重要方面。康宁微反应技术平台结合在线检测和分离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是现代化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微反应技术在科研和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康宁反应器工艺技术平台,实现从小试到生产无缝放大。高校科研成果无需中试,可直接转化,为高校成果创收和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亚太区高级HSE经理苏国杰:EAGLE助力全员安全
EAGLE是充分融合六西格玛精益工具的HSE管理方法。EAGLE就好像一只老鹰,有善于抓风险、有能力发现风险的敏锐的眼睛;不解决绝不放过的爪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高度;反应迅猛的速度;保持一定压力的态度。这是霍尼韦尔充分吸收提炼了数十年安全生产运营经验,结合安全生产运营,激发全员参与潜能,而达成可分解、可实施、可跟踪、可视化、可衡量的安全绩效提升流程。不仅仅着眼于不发生事故,更重视管理体系与HSE文化的变革和提升。
一方面,在企业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对的数据、对的来源、对的时间和地点、对的人、对的决策。另一方面,员工安全理念要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接收向拿来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才能持续提高隐患和风险的辨识能力,不断拓宽隐患和风险管理的覆盖面和纵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是可以改变的,而态度可以通过改变行为而改变。因此,企业HSE文化的建设是以领导力来实现的,领导层带动可以驱动企业文化不断发展,最终实现无量化不管理,事故预防的着力点下移,事故发生率降低的目标。
常州大学教授郝永梅:从根源和系统两方面提高安全水平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经过总结分析事故教训,人们认识到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催生了一系列的有关过程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分析方法与技术。推行过程安全管理使欧美国家化工行业的事故发生率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实践证明,过程安全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是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有效途径。
加快制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等技术规范,是预防化工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抓手。在结合国内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融入国际先进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于2022年10月发布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以全面识别风险和管控风险为目标,调整并确定了包括安全领导力、安全生产责任制等20个化工过程管理要素。
提高企业安全领导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化工、危化品安全生产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再者,要牢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包括:强烈的法制、风险意识;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战略和目标;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完善且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保障条件到位;科学考核;领导率先垂范;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等。
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根据企业生产作业特点及风险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运用安全工具,才可以从根源和系统两方面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状态。
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江锡强:挖掘数据价值 赋能安全管理
数字化转型工程有两个重点:一是将工作系统化,二是将数据资产化;系统工程的作用是将所有的记录编程规范输入,并通过建立交换渠道完成信息传递,让整个过程可重复、可追溯。
在数字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数据对应的业务关系往往很复杂。从过往参与的化工企业、园区的项目中可以看到,化工企业、园区数据包含的业务种类异常繁杂,不同安全生产流程对应的安全规范和数据监控也不尽相同。不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会造成由于数据量较大而产生的效率较低问题。
园区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带来的是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信息集成需求,随之衍生出了数据管理问题和提升数据质量及可复用的需求,即数据治理。数据治理的产生,是解决工作流程的系统化工作分步实施的数据错位问题。以数据赋能为驱动,通过无监督学习将安全生产数据、安全生产知识组合挖掘,构建安全生产数据大脑。以数据图谱自动化构建与数据自动关联,形成有业务价值的数据关系网络,从而进行业务洞察和推理,辅助企业、园区进行推理、决策和判断,及时有效地规避隐形风险,保障园区、企业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