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三中院对一起假冒“贵州茅台”注册商标刑事案件作出一审判决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2年10月27日 转载于 上海三中院

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三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假冒“贵州茅台”注册商标刑事案件,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六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涛、刘某有期徒刑各一年,并分别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被告人张某伙同刘某在本市嘉定区经营销售假冒贵州茅台酒,并租赁房屋用于仓储相关白酒、制假工具以及相关包材。期间,张某、刘某未经茅台商标权利人许可,指使张某涛将茅台王子酒和53度飞天茅台酒按比例勾兑制成原料酒液,交由田某某、苗某(均另案处理)等人打孔灌装,制成假冒53度飞天茅台酒对外销售。张某涛负责运输及包材接收、保管、发放等工作。刘某负责收取货款、对接打孔机参数设置等工作。张某通过拔帽的方式灌装假冒贵州茅台礼宾酒等,陈列于某名酒城并对外销售。2022年1月18日,侦查机关在上述店内以及三人住处、仓储点查获大量贵州茅台酒、相关包材以及制假工具。经权利人鉴别,现场查获的100瓶53度飞天茅台酒及1瓶贵州茅台礼宾酒、3瓶贵州茅台酒系列款均假冒权利人注册商标。经鉴定,上述商品货值金额合计达人民币29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伙同张某涛、刘某等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其中张某系主犯,张某涛、刘某系从犯,三人均系坦白、自愿认罪认罚且于庭前预缴了罚金,法院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作出上述判决。
贵州茅台酒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白酒,少数犯罪分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本案中,三名被告人与另案处理的七名被告人将飞天茅台酒和茅台王子酒按比例勾兑制成原料酒液,后通过打孔、拔帽等方式灌装制成假冒飞天茅台酒、礼宾酒等,严重侵害了商标权利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上海三中院通过对犯罪分子依法适用主刑和罚金刑,严厉打击假冒商标注册犯罪行为。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45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