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9月25日 转载于 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9月10日,四川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地方立法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草案》共9章60条,除总则、法律责任、附则外,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应急保障,涵盖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全部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生产能力保障制度。根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草案》从粮食生产能力的内在逻辑出发,从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两个方面,强化生产能力的制度保障,确保粮食产出量。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种质资源保障、科学生产和机械化、灾害防治、适度规模经营等内容。二是储备能力保障制度。立足夯实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增强粮食储备能力。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优化储备品种和结构、明确政府储备承储企业责任、规范政府储备轮换和动用程序等内容。三是流通能力保障制度。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针对粮食流通中的突出问题,强化粮食流通能力。主要包括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信息监测与服务、产销合作机制、执法能力建设等内容。四是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和应急保障。《草案》分别从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和应急保障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全方位增强我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主要包括粮食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品牌建设、产后服务中心、质量监管监测与追溯、质量安全档案、应急管理体制、粮食供应救济制度等内容。
同时,《草案》体现了浓郁的川味蜀性。一是扩大粮食定义范围。四川省是多民族省份,考虑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群众饮食习惯,在粮食定义中增加了青稞、荞麦;二是适用范围纳入食用植物油和油料。根据“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油菜是四川省重要农产品,且当前居民饮食结构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提高,故明确食用植物油、油料适用本条例。三是确定粮食救济制度。针对全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实际和落实精准扶贫“不愁吃”的要求,规定建立低收入群体和受灾村(居)民粮食供应救济制度,保障其基本的粮食需要;同时,有效解决全省民族地区政府储备轮换的瓶颈问题。四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结合全省粮食和储备系统机构改革实际,基层粮食执法队伍严重不足,导致粮食安全监管缺位,将执法能力建设上升为法条固化,切实保障依法管粮治储。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432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