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自酿葡萄酒安全吗?需要注意哪些?看完这篇你就知道啦~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8月16日 转载于 江苏市场监管微信号

如今,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葡萄生津消食、酸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许多酷爱DIY的朋友更热衷于在家自酿葡萄酒。
那么,家庭该如何酿制葡萄酒?自制的葡萄酒安全吗?如何避开自制葡萄酒易踩的风险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说一说吧~
01
“鲜”是第一
夏季温度高,在采摘或购买葡萄的过程中,葡萄根蒂部分容易发霉,有些发霉部分的白斑与葡萄外皮的白霜相近而容易被忽略。
自酿葡萄酒选择“鲜”葡萄是第一,生葡萄酿酒味道酸、涩,影响口感。特别不提倡葡萄采购回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后再开始酿酒。一旦葡萄有发霉迹象,在发酵过程中极易出现长白毛或者出现不好的味道,请不要使用。
02
“糖”要适度
通常家里用来酿酒的葡萄并不是专门酿酒的葡萄,而是生食葡萄,因为糖度不够,多数自酿者会在酿酒过程中加入白砂糖。过多加糖会使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也可能出现将酿酒酵母杀死而影响发酵的情况。在自酿葡萄酒过程中,建议加糖量控制在葡萄总重量的15-20%。
03
“瓶”要选好
有些朋友在自酿葡萄酒时,会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几乎都用上,什么玻璃瓶、塑料瓶、不锈钢桶、陶瓷坛等等纷纷“上阵”。建议酿葡萄酒时最好不要用塑料、不锈钢、铝等材质的器皿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自酿葡萄酒最好选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且容器上部要留有30%左右的空间,以免酒液溢出。
04
“速”要控制
按照现在的天气温度,自酿葡萄酒一般在20-30天就开启饮用,但一次酿制的葡萄肯定是喝不完,多余的葡萄酒就要将其装瓶保存,密封,放入阴凉干燥处,饮用的时候随时可取。家庭酿制的葡萄酒建议尽快饮用完,不宜存放太久。
05
风险提示
家庭酿造葡萄酒,因为无法像葡萄酒生产企业那样严格控制各个生产工序,可能会出现酒体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甲醇、杂醇油以及容易滋生一些有害杂菌。甲醇、杂醇油对身体有一定毒副作用,是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目前,家庭酿制过程还没有去除甲醇、杂醇油以及除菌的工艺,酿酒用的器具也不像企业工业化生产那样,需要杀菌消毒,容易带来一些安全风险。因此,消费者在自行酿制和饮用葡萄酒时应该当心,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建议各位葡萄酒自酿者浅尝辄止,“过把瘾”就好!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52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