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四项措施加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11月24日 转载于 大连市场监管微信号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为加强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从11月初开始,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11个督查组,再次对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导检查。
制定四项措施
针对部分冷链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性制定“强一线、二溯源、三机制、四落实”举措。
01
“强一线”即充实基层冷链食品监管力量,市市场监管局抽调100人左右下沉一线,对中心城区、重点地区实施驻点分片督导,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全覆盖检查。
02
“二溯源”即督促企业建立台账溯源,推进智慧化监管平台,开展科学监管溯源。
03
“三机制”即进一步完善周统计、周通报和常态化督导工作机制。
04
“四落实”即严格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在推动属地责任落实上,实施周督导、周通报制度;在推动部门责任落实上,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机制;在推动冷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上,采取问题整改一周内仍不到位的勒令停业的措施。
在推动从业人员责任落实上,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目前,各地区均组织冷链企业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现场督导查找问题
11月3日至6日,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抽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疾控中心等部门30人,组成6个督查组,深入中心城区和重点地区进行现场督导,对涉及生产经营进口冷冻水产品和肉品的企业进行重点督导,共督导检查有关单位66家,发现问题隐患118个。11月9日至12日,市市场监管局组成11个督查组对各地区实行常态化、全覆盖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有关单位68个,共发现问题隐患79个。目前,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均已完成整改。
从督导检查和核酸检测情况来看,在我市各级相关部门的督促指导下,近期冷链食品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明显改善,按要求建立台账、开展核酸检测的比例明显提升。11月4日至12日,进口冷链食品企业自行完成从业人员核酸检测7142人、环境检测点位7299个、产品出厂核酸检测4133个。各地区防疫指挥部继续推进“人、物、环境”核酸监测,核酸监测冷链食品企业243家,对1426名从业人员、1973个环境点位、1068个进口货物点位进行核酸监测。
问题整改回头看
进入秋冬季,为了防止疫情反弹,我市要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加强社会共治,增强个人防护,要多措并举,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强化属地责任,织密防控网。
对辖区内的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真正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落实部门责任,实施精准防控。
各行业部门要摸清本行业领域底数,并发挥监管、行业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职责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对企业落实消杀等防控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从源头实现精准防控。
突出企业责任,确保措施到位。
冷链食品加工经营单位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及时更新补充完善防控方案,确保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坚持“人、物、环境”全检测的“红线”要求,督促企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以战时标准开展常态化防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立行立改。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冷链食品核酸检测监管,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持续开展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常态化督导检查。对有关整改情况,市市场监管局督查组将进行问题“回头看”,确保整改工作成效。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410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