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请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9月10日 转载于 广州市场监管微信号

由于广州地区气候潮湿温热、地处珠江出海口,适合菌类生长,为防止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请广大群众、农产品经营者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捕捞、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由于广州地区气候潮湿温热、地处珠江出海口,适合菌类生长,为防止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请广大群众、农产品经营者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捕捞、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类。


  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生长分布广泛,已知有400多种,常见能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


  华南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


  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大青褶伞)。通常出现在山区、植物园等林下及草丛等地方。


  白毒伞


  铅绿褶菇


  近年来,广州白云山、华南植物园、帽峰山、天鹿湖、火炉山以及萝岗、花都、增城、从化等山区都有发现白毒伞、裂皮鹅膏、灰花纹鹅膏菌等剧毒蘑菇生长。


  广州常见剧毒蘑菇种类


  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裂皮鹅膏、铅绿褶菇(大青褶伞)、近江粉褶蕈等。


  白毒伞


  灰花纹鹅膏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铅绿褶菇


  近江粉褶蕈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不同地区、季节和生长条件会生长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其毒素因蘑菇种类不同而各异,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毒类型可分为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猝死型、溶血型)以及毒性强度不一的(胃肠炎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神经精神型等)。


  一般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出现溶血、急性呼吸衰竭、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目前对有些剧毒中毒类型尚无特效疗法,死亡率高。根据不同毒蘑菇种类(不同的中毒类型),尽早对症救治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为预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请大家谨记


  1 不要轻信个人“经验”和民间方法来鉴别毒蘑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加工食用,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2 任何食品经营者不得售卖和制售野生毒蘑菇。公众如发现违法经营野生蘑菇的行为,请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


  3 如发生食用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并立即送医救治。 


一些流传的“经验方法”

对错

真相

以前吃过“同样”的蘑菇不会中毒。

×

外观相似的蘑菇,也可能是不同品种,或者发生变异,甚至可能被有毒物质污染。

鲜艳好看的蘑菇有毒,色淡普通的蘑菇没毒。

×

难看的蘑菇也可能有毒,颜色鲜艳的蘑菇也有可食用的。

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的有毒,没变颜色的没有毒。

×

实验证明毒蘑菇与银器、生姜等同煮不一定变黑。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

蘑菇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生长环境无分“清洁”和“肮脏”,更与蘑菇毒性无关。

虫子不吃的蘑菇有毒。

×

不少毒蘑菇都会长虫子,被蛀蚀。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723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