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司马红:关于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 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的提案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5月21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需要加快推进我国同其他国家从人员、商品、资本的流通互换,迈向更深层次的技术、标准和规则互通互认。为此建议:
一、以便利和精准监管防疫物资出口为切入点,为世界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出中国贡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理顺和厘清了诸如欧盟CE、美国FDA等防疫物资出口必需的标准和认证问题,为国内防疫物资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全球战疫逐步进入常态化阶段,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防疫物资标准技术服务、加强标准有效供给、加快推进防疫标准制定和标准、认证国际合作,提升防疫物资标准化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国际互认水平,为中国企业更广泛深入参与全球抗疫提供支持。
二、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疫后提振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我国在标准化和合格评定领域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事务,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过程中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声,建设更有利的贸易联盟,避免疫后逆全球化思潮下技术法规、标准评定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广泛建立标准领域双边合作机制,推动标准化区域合作,推进与重要贸易伙伴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品和服务标准、合格评定领域的双边互认建设,推动互认标准成为多、双边贸易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提升中国标准在当地的适应性、可行性、竞争性,在疫情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重振中更好地发挥中国标准作用。
三、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储备和输出,提升国际标准化能力。中国标准走出去依赖于大量懂技术、精通外语、熟练掌握国际标准化知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将标准化纳入大学阶段通识教育,培养标准国际化人才。推动我国标准领域人才担任国际标准认证组织重要职务,在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性、标准制度原创性、国际标准提案数等方面更好发挥中国作用,为世界合格评定标准化提供中国方案。
四、不断强化中国企业的国际标准意识。此次助力全球抗疫,“中国制造”的速度和效率令人瞩目,但部分企业标准意识不强、合格认证工作不到位,也给“中国制造”蒙上阴影,甚至为一些外国政客抹黑中国提供口实。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和全球价值链布局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标准意识,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通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并通过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实现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助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国家形象转变。
五、让标准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之中,运用标准化手段促进政府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序。聚焦企业对各类标准服务的新需求,强化标准比对分析和宣贯解读,加大政策支持、宣传培训和服务指导力度,形成尊崇标准、追求更高标准的社会氛围。加强标准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中国标准的外文云端资料库,便于国外企业及时了解中国标准的内容和最新发展。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33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