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庭-创建的现状和建议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6月16日 转载于 国家节能中心

绿色家庭-创建的现状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2019年,我委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提出“七绿行动”,其中“绿色家庭”创建对城乡居民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践行节能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但绿色生活意识和习惯如何?春节假期,国家节能中心干部开展了专题调研,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84份。其中,按分布地域划分:东北地区20人,东部地区66人,中部地区62人,西部地区36人;按年龄层次划分:30岁以下52人,30-60岁109人,60岁以上23人;按城乡划分:城镇居民121人,农村居民63人。调研情况如下:

  一、城乡居民绿色生活现状

  调研显示,城乡居民普遍感受到了家乡环境在逐渐向好,提到环境好了的受访者占95%以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好法”:随着加大绿化、淘汰落后产能等,北京、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的环境更绿、天更蓝了;随着乡村环境整治、供暖结构调整,河南、河北、山西等乡村更加干净整洁了。今年春节,从大城市到乡村都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家庭”创建的思想基础比较扎实。

  (一)节水节电和节约粮食方面

  河南省周口市的小刘回忆起自己与节能产品的“不解之缘”时说:“前几年买节能冰箱有补贴活动,我就买了一台。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以后家里换灯具、洗衣机、空调时,就专门选带能效标识的产品。”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受访者听说过能效等级的概念,30%受访者反馈节电节水设备正成为家庭的首选,有25%的受访者认为虽然不会刻意选择高能效产品,但目前大品牌家电和灯具多数都属于高能效产品,选择空间大。据有关统计,仅2017年我国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热水器等5类产品国内年销售近1.5亿台,价值5000亿元,测算可实现年节电约100亿千瓦时。在节约粮食方面,75%以上家庭都有按需做餐、点餐,餐后打包的习惯,认为节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60岁以上老人因为经历过贫困,有着牢固的节约意识,年轻人则更多受2013年“光盘行动”的影响。

  (二)塑料制品使用方面

  从2008年超市塑料袋开始收费以来,城市居民逐步养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山东青岛赵阿姨退休在家后,没事就去超市转转,她家门口的一个抽屉里,常年放着大大小小的环保购物袋,“放这里出门拿着方便,国家不提倡用塑料袋,俺也要响应国家号召不是。”赵阿姨笑着说。很多家庭都有塑料袋多次反复使用的习惯,个别环保主义者更是践行“零塑料”,通过自己做饭、不点外卖,选择玻璃瓶装、布袋、纸袋或散装商品等,从消费端禁止塑料制品的流通。数据显示,2008-2016年8年间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共节约了700亿个,每年大概节约87.5亿个。

  (三)垃圾减量分类方面

  大城市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去年上海垃圾分类引起广泛关注,今年北京卫视春晚也出现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品《从我做起》,不少大型城市已设置4类垃圾分类箱。乡村垃圾投放逐步规范,配备了收纳桶,统一回收、统一处置。调研人群中,有一些人通过物品流转减少垃圾产生量,如将废旧或不常用的物品通过社会力量流转给贫困地区人员,通过二手网络卖出,或自发成立物品流转朋友圈。

  (四)公共出行方面

  早晨八点,北京西城1号线木樨地站人流如梭,各类品牌的共享单车整齐地摆在地铁口前面。“原来走到单位要15分钟,现在骑车去单位就5分钟,早饭时间省出来了!”手机扫码解锁后,老张推着车边走边说。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用户规模渐趋稳定。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电动车、自行车因省时、健身等优势成为更多人短途外出的首选,使用量迅速扩大。由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更完备,且停车位紧张、停车费用较高,大城市居民公共出行比例更高。

  二、“绿色家庭”创建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垃圾分类:“有意愿但不知道怎么分;分完也是被一车拉走”

  调研显示:除了强制执行的上海市外,其他大城市垃圾分类目前还不到位,比如某大型城市虽然有要求,各小区、公共机构等也都安装了4类分类桶,但很多居民并不知晓垃圾投放新标准和基本知识,不少居民反映,即使分开投放,垃圾车可能也是混装运走。再比如某二线城市,居民反映小区里没有分类宣传,也没看到分类垃圾桶。据调查反馈,在农村,90%地区没有垃圾分类,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

  (二)塑料限制:“去菜市场买菜能带回很多塑料袋;快递、外卖产生很多塑料垃圾”

  塑料袋收费大城市执行相对严格,县乡执行得不严,乡村塑料制品仍泛滥。“买菜时随便扯几个塑料袋子装菜,用完随手就撇了。”河北省齐村乡的王大爷说。不同部门来看,商场、超市执行得较严,菜市场、小卖店等执行不严。此外,逐步兴起的快递、外卖产业,带来很多如包装胶带、餐盒、一次性餐具等的塑料使用,造成新的“塑料危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量超过500亿件,其中消耗的塑料袋就达到245亿个,所用的胶带达到430亿米。

  (三)公共出行:“希望村里人也能方便地享受到公共交通”

  公共出行在城市普遍反映还比较满意,只是希望进一步优化地铁和公交的衔接。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更是引发公众的担忧。而乡村的公共出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乘坐公交车需要走出村很远到镇上的马路,极大增加了农村的出行难度,农村居民目前大多数还是较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四)绿色发展知识:“理解不深,希望加大宣传”

  调研反馈,仅有不到20%受访者表示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有较深入理解,55%受访者表示有大概认识,但理解不深,部分受访者认为绿色发展是指多植树造林、不踩踏草地,不破坏公共设备,不乱扔垃圾等,而没有认识到涵盖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多方面全过程。大家普遍期待更接地气的实用宣传。

  三、推进“绿色家庭”创建的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快推进“绿色家庭”创建,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短板,有关建议如下。

  (一)垃圾分类需“加强引导”

  一是重点城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彻底消除垃圾混装混运,消除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科学管理、注重教育引导、建立奖惩举措,形成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基本垃圾分类知识,逐步推动习惯养成。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应开展多种形式及灵活易懂的宣教,宣传推广一些地区的有效做法,引导村民形成垃圾分类共识。

  (二)限塑工作需“加大力度”

  一是因地制宜推进限塑工作,加强版“限塑令”发布后,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分类出台具体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乡镇和农村地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二是对集贸市场加强规范,强化政府监管、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确需使用的,通过提高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来限制使用量。三是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的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逐步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降低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的使用量。四是限制餐饮行业、宾馆、酒店等场所使用量,要求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

  (三)公交设施建设,应补齐“最后一公里”

  一是城市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公交、地铁换乘的无缝衔接,提升便捷性,不断规范共享单车停放、使用管理,改善公众出行体验。二是农村方面,改进乡村公共交通出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鼓励规范车辆共享服务,逐步让百姓在村头、不出村就能实现搭乘。三是加大电池研发力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动自行车行驶里程、耐用性和安全性。

  (四)绿色生活宣传应更接地气

  一是因“群”制宜开展宣传。不同群体采用不同宣传方式,如针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使用他们关注度高的抖音,关注量高的平台和综艺节目开展宣传;对上班族,可重点利用公交、地铁开展宣传;对中老年人,则可以在社区、菜市场张贴宣传标语等。二是宣传形式上,除了正规宣传报道外,建议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如漫画、短视频等,方便百姓理解和形成记忆。三是提供经验借鉴,通过“绿色家庭”创建,打造典型案例,开展示范引领,总结不同家庭的绿色生活小窍门,进行宣传推广。

  中国人口基数大,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成为“绿色家庭”,生态文明意识再提高一些,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多添一份“绿”,为后代多节一些“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能汇聚出更大的力量,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更上一层楼。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53个读者。

标签: 绿色知识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