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迅猛发展 数字金融制度、标准化建设成为紧迫课题

由 原平台 在 2019年07月17日 转载于

金融科技正以燎原之势在全球引发革新浪潮,其凭借迭代加速化、主体多元化、用户大众化、市场全球化、服务实时化、组织扁平化和要素科技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全新驱动力和增长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各国监管部门、业界、学界、媒体与公众等都表现出对这一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极大热情。 7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投资教育基金协...

金融科技正以燎原之势在全球引发革新浪潮,其凭借迭代加速化、主体多元化、用户大众化、市场全球化、服务实时化、组织扁平化和要素科技化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全新驱动力和增长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各国监管部门、业界、学界、媒体与公众等都表现出对这一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极大热情。

 

7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投资教育基金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2019)》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推出,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状况、演进动态与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变化。

 

传统金融业面临科技变革

 

在全球金融业版图重塑的过程中,传统金融中心面临转型,以金融科技中心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中心开始崛起。相关数据显示,金融科技投融资在2018年度继续保持着迅猛发展趋势。自2008年起,北美产生了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融资活动,欧洲和亚洲紧随其后;10年之后,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在北美仍旧保持持续增长,但亚洲增长强劲,势头已超越美国。未来,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仍有很大潜力。

 

报告提出,金融科技近年来在我国金融市场战略地位稳步提升。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的身影已经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业,从最初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到当前的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开放银行等,线上化、科技化和开放化成为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我国证券业也已构建了完整的IT体系,支持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证券科技的发展,证券行业的IT也在进行着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保险业也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典型场景,当前,金融科技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深度、广度以及取得的成效,远远超出预期,科技创新给保险行业带来新的格局。

 

报告提出,当前中国金融服务体系能够改善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信用。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改变着信用的表达、测量维度和评估手段,也在推动普惠金融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准确的信用信息可以有效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健全的征信体系能够显著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培育和发展征信市场对维护经济金融系统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金融制度、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

 

金融科技是科技与金融的全面融合,从风险特征看,其风险特殊性在于既有金融风险,也有非金融因素所造成的风险。从监管者主要考虑的传统金融风险看,主要是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而非金融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则包括:首先,在技术安全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及应用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持续演变,高级持续性威胁等攻击手段不断翻新。其次,在业务安全方面,金融机构账户、渠道、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不断增强,系统复杂度不断增加,数据安全、业务欺诈、风控技术等业务风险不断累积。最后,在合规安全方面,来自监管层面的政策要求、政策调整及政策变动导致部分机构合规难度加大,安全合规、业务合规、数据合规等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也会产生一定负效应。报告显示,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技术与金融的深度结合,金融领域也更加复杂,单纯依靠传统手段无法满足合规以及监管工作的需要。因此,数字金融制度、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技术创新带来金融风险的隐蔽程度、传播速度、影响范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做到风险的早识别、早防范和早化解,打好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攻坚战,推动金融机构合规稳健经营,对金融业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为应对各类创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金融监管体系化框架,但仍需完善。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表示,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掌握数字技术主导权。实施数字技术国家战略,加强国企与民营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数字技术研发,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并加紧研发下一代计算架构。此外,还需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立足于保证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抓紧建立数字信任机制,抓紧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数字资产市场监管、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监管、虚拟货币监管等数字金融制度,抓紧研发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抓紧建立专业化的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审核和验证体系。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项梦曦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79个读者。

标签: 原平台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