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纤维领域国家标准专题解读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7月21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化学纤维领域已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框架,涵盖了基础通用、化纤专用原料、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化纤制品及其他等多方面。基础通用包括术语、符号、分类、规则、试验方法、要求、评价等,化学纤维专用原料包括浆粕、切片、树脂等,人造纤维涵盖粘胶、莱赛尔、壳聚糖、海藻纤维、醋酯纤维、莫代尔等,合成纤维涵盖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弹性纤维等16个门类,化学纤维制品分为毛条、帘子布等。近3年来,加强了基础通用、差别化功能性共性检测方法标准的研究,制定了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新材料、循环再利用纤维等重点领域产品标准,并以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为基础,加快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关标准的研制,进一步完善了标准体系。
在接轨国际标准方面,积极争取与我国化纤工业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010年起我国开始担任的ISO/TC38/SC23/WG6“化学纤维”工作组召集人,为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了舞台。借助WG6工作组这一平台,陆续将我国化纤优势领域的标准有序转化、升级为国际标准,截至2018年底,由工作组提出制定、ISO发布的国际标准达到5项,均是我国牵头提出制定,今年又有一项国际标准新提案《合成纤维 长丝电阻试验方法》成功立项。
本次国家标准集中发布涉及化学纤维标准2项,均为方法标准:
GB/T 37631《化学纤维 热分解温度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化学纤维的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温度的测定技术对于高聚物来说,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化学纤维这类经过牵伸的二维受限结晶类材料而言,并无对应的标准。本标准经验证对试样测试前处理温湿度不作要求,以方便操作和推广;建议使用惰性气氛,以减少氧化气氛造成的数据复杂化;规定15℃/min的升温速率,对于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最高温度设置为800℃;不需要进行去油的前处理。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化学纤维,特别是特殊用途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同时有利于科研人员、相关检测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GB/T 37632-2019《化学纤维 二氧化钛含量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化学纤维中的二氧化钛含量。化学纤维中添加二氧化钛,可以改善纤维的光泽,使其呈现半消光或者全消光效果。二氧化钛含量的测试,是化学纤维测试必不可少的项目,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本标准经筛选确定采用分光光度测试方法,并规范了纤维灰化方法,同时按照GB/T 6503中箱外冷称法将试样烘干,排除纤维含水率的影响。本标准的制定,不但有利于化学纤维产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也有利于企业和测试单位统一对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的理解。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67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