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带货”虚假夸大怎么破?首部标准规范将出台 7月执行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6月09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网友诟病直播带货“夸大其词”“假货太多”
近段时间,“直播带货”成了新风口,央视主持人、各级政府领导纷纷变身主播“带货”,五一期间“直播带货”成为假期消费热点,疫情的爆发催生了一个“全民直播”的新时代。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
但有数据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曾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消费者拒绝直播购物的主要顾虑是“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售后问题”,这两大因素分别占比60.5%和44.8%。网友诟病“直播带货”存在“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等主要问题。
“‘直播带货’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对接,这种模式既有电视购物的节目形式,也有网络购物的邀约信息,还有广告代言的表现存在,主播身兼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等多重角色,但由于监管滞后,行业没有门槛,主播素质良莠不齐,致使三俗充斥网络、虚假夸大宣传成风、假冒三无产品泛滥、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中商联媒购委副会长、《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韩良晨说,网红经济爆发式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规范。
《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有刚也表示,“直播带货”产业链条非常复杂,信息不对称,在这类模式中,品牌商看重主播流量,消费者信任主播背书,如果产品出了问题,而主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可能出问题。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均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相关行业、产业链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缺乏依据。
消费者也在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健全“直播带货”标准,加强监管力度。据中商联媒购委会副秘书长、标准工作组组长孙之升透露,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的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将于7月份发布执行。该标准将对行业术语和定义、“带货”产品的商品质量、直播场景软硬件要求、网络主播的行为规范、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发布平台合规性、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都做出规范要求,为直播购物行业设门槛、立规范。
孙之升指出,有人认为“直播带货”属于商业广告,也有人认为属于有偿表演,但专家们认为,“直播带货”和电视购物一样,存在邀约销售行为。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带货主播不能信马由缰,直播平台也不能无所作为,应以《标准》加大对直播购物的法律约束和诚信约束,特别是明晰平台和主播的责任。因此,“直播带货”怎么播?如何带,尚需用专业、严谨的标准来厘清和界定。
据中商联媒购委会长王文学介绍,下一步,中商联媒购委将加大直播购物行业通报力度,加大和公安、商务、广电、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全民监督奖励制度,推动直播购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25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