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发布实施两条标准:以区块链技术破电商信任鸿沟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6月04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中消协近期发布的《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成为消费者最大的顾虑,占比60.5%。同时,37.3%的受访消费者坦承在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人进行投诉。
“现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商品信息事后核验困难,且电子商务平台本身的数据存在被篡改的风险和可能性,使得交易有较大风险,交易纠纷很容易发生。而发生纠纷后,用户很难拿出有法律效应的证据,从而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电子商务进一步健康发展。”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网上购物的渗透率和浏览率均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但随着电子商务实现高速增长,假冒伪劣、恶意欺诈、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诚信问题日渐凸显。
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近年来,浙江省商务厅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以及相关举措,促进行业内各类主体创新发展、规范行业营商环境,积极推动信用结果在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的应用。同时加强市场化信用信息的归集,推动各地(各单位)建设的市场化信用平台、行业协会平台与浙江商务信用公众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不断扩大公众服务平台信用数据来源,鼓励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大型流通节点企业等各类主体在交易风险防控和供应链管理中加强信用信息应用,不断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围。
然而,诚信的市场环境离不开制度保障。为此,《电子商务商品交易信息区块链存取证平台标准》发布并实施,为“网购族”们谋福利。据悉,商品交易信息存取证平台标准运用区块链技术,引入司法机构的监管,实现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商品交易信息的可信存取证,能有效保存商品交易信息并防止事后篡改。
“在区块链出现前,电商一直采用传统的中心式溯源认证技术,溯源过程易受人为因素控制,消费者并不接受、认可和使用。”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沈炜表示,区块链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足以改变目前电商存在的安全隐患、信任危机等问题。“区块链的出现,让溯源成为可信任的标签,为电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电商诚信市场环境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交易,随着纸质合同慢慢淡出大众视线,电子合同已成为主流,其在给企业带来明显降本增效价值的同时,企业的数据安全和合规风控能力也成为一大难题。为此,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同时还起草了《区块链电子合同平台标准》。据悉,电子合同平台标准同样采用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的优点和特性融入到传统电子合同平台中,开发和设计防篡改、全流程可追溯的区块链电子合同平台。
沈炜表示,电子合同平台标准不仅是为了保护企业,更是为了提供公信力。“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平台,每个平台制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企业如果找的平台不同,很容易造成企业之间的不认可感,而电子合同标准的发布就让这些平台有了参照标准,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破除企业之间的信任鸿沟。”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451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