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启动“虚拟养老院” 不出门享受标准化服务
由 原平台 在 2018年04月18日 转载于

日前,西安市首家“虚拟养老院”在该市莲湖区金宝美养老服务中心启动,该中心通过引进“互联网+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及智能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老人档案,全面录入老人的信息。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可以利用手机、智能手环等智能终端呼叫管理平台。平台就会按照呼叫者的需求,派养老护理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
“虚拟养老院”是利用“社区+互联网+多元服务”的理念,为老人提供便利购物、健康体检、入户家政、社区配餐和日间照料服务,利用网络技术实施“互联网+智慧养老”。通过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就能享受与在养老院一样的服务,这一模式引发众多关注。
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当今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变弱,家庭养老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已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依托现代通讯技术的“虚拟养老院”就应运而生了。
据莲湖区老龄委相关人士介绍,低保户老人、城镇“三无老人”、特殊家庭老人享受“虚拟养老院”,将由政府兜底服务;对低收入家庭老人、空巢老人进行政府补贴服务;对60周岁以上、需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提供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进行市场化收费服务。此举不仅可以化解养老机构在社会场地、资金、人力等面临的难题,还能够优化养老服务效能,充分满足城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实际上,“虚拟养老院”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07年,全国首家虚拟养老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就在苏州市姑苏区正式成立了,专为为高龄、空巢、特困老人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都在尝试设立“虚拟养老院”。比如,按照2017年发布的《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未来的“养老蓝图”里就包括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建设“虚拟养老院”等相关内容;兰州市则充分利用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搭建民生服务平台,致力于标准化虚拟养老院建设,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虚拟养老院,同时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快推进兰州市民政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兰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兰州市目前虚拟养老院已有11万名老人注册入院,服务总量达到670余万人次。
“虚拟养老院”可以被看成“智慧养老”的探索成果,也是解决现实难题的必要之举。虚拟养老院的形式是“虚拟”的,但养老服务却是“实在”的。“老人虽然住在家中,但是接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提供如同养老机构一样的全方位服务。”全国老龄办宣传部长刁海峰对虚拟养老院评价说,既可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情结,又可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虚拟养老院,符合中国国情,有推广价值。
然而,有专家表示,目前制约虚拟养老院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养老护理员面临巨大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辛苦程度与工资待遇并不成正比。因此,为了吸引更多人来从事养老护理行业,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一些配套措施,加大虚拟养老院护理员的扶持和培训力度,对养老护理员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以减轻虚拟养老院的用工成本,逐步稳定养老服务队伍,实现养老护理队伍专业化。
2017年4月,由苏州市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承担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了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评估。此次获得国家级试点项目立项,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服务管理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的可控性。
对此,专家建议,“我国应多设立虚拟养老院标准化试点,政府主导为最佳。”同时,在保障资金充裕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依法经营和规范运作,便于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养老敬老环境。
来源:中国城市报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38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