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轿车轮胎耐撞击性能评价》 GB/T38528-2020 国家标准解读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2年04月07日 转载于 标准技术司

一、标准制定背景
轮胎鼓包是轮胎损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轮胎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轮胎鼓包主要出现在轿车轮胎中。轮胎鼓包现象一般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撞击路面障碍物或凹坑以及轮胎撞击马路牙等情况时,轮胎由于受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轮胎鼓包后存在爆胎的风险,一旦车主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更换轮胎,随时可能发生爆胎,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轮胎鼓包现象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轮胎鼓包一直在轮胎质量问题中居高不下,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的标准法规对轮胎鼓包问题进行评价。在此情况下,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标准验证试验,积累原始数据,完成了《轿车轮胎耐撞击性能评价》,并力求使得标准中相关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二、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主要规定了使用摆锤法对轿车轮胎耐撞击性能进行评价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判定规则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30系列-65系列的轿车轮胎,通过引用最小鼓包破坏能公式,采用耐撞击因子f作为轮胎耐撞击性能的评价指标。在确定不同系列轮胎f值要求时,将轮胎高宽比、轮胎负荷指数以及轮胎外直径等因素综合考虑,根据轮胎系列进行了单元划分,并结合标准验证试验的轮胎测试数据,最终确定不同系列的轮胎对应的轮胎耐撞击因子f值,使得评价方法和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评价轮胎撞击性能试验使用符合规定的撞击试验设备按照该鼓包破坏能对轮胎周向均匀等分的5个点分别进行撞击。轮胎在受到撞击后不出现鼓包、漏气或明显的崩花、脱层等现象则判定通过,反之则不通过。
三、标准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发布实现了我国对轿车轮胎耐撞击性能评价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对提高我国轮胎耐撞击性能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标准将为主机厂在轮胎耐撞击性能方面选择配套轮胎以及轮胎供应商生产和研发时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还有助于消费者在轮胎替换时根据自身需求和不同种类轮胎的特性合理选择轮胎。
轮胎标准的创新是推动我国从轮胎大国到轮胎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我国轮胎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轮胎耐撞击性能评价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轿车轮胎耐撞击性能评价》标准在结合大量标准验证试验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系列轮胎的耐撞击评价,将有助于轮胎行业发展。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36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