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网路线之争落定 中国主推标准获美国FCC认可 产业化元年有望开启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11月26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FCC主席Ajit Pai在投票会议上表示,此次改变源于两个根本原因:首先,迫切需要为非授权应用分配更多的频谱。他说,这场疫情突出表明,消费者需要获得更多的带宽,才能进行远程工作、在线学习、远程医疗和其他与宽带相关的服务。
其次,汽车行业已经从DSRC技术转向C-V2X技术。他说,C-V2X比DSRC更可靠、更具弹性,并且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势头强劲,福特、奥迪、戴姆勒、宝马和捷豹路虎等汽车制造商都在寻求部署C-V2X技术。
目前,V2X主要形成了DSRC(802.11p)和C-V2X两条无线通信技术路线,前者全称为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即专用短距离通信技术,为V2X早期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基于低移动性场景的Wi-Fi技术,目前主要由美国主导;
后者全称为Cellular V2X,即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V2X,最初是3GPP在Release14中定义为基于LTE-V2X,现在也包括了5G-V2X及其后续演进,主要由电信行业联合拥有蜂窝技术背景的公司和车企推动,目前主要由中国主导。
DSRC在性能与成本上的缺陷催生C- V2X,DSRC在性能上存在局限性——难以支持高速移动场景,移动速度一旦提高,DSRC信号就开始骤降、可靠性差、时延抖动较大。与之相比,从技术性能上,C-V2X在容量、时延、可管理性以及抗干扰算法等方面优势凸显。
另外,从商用部署上,C-V2X可复用现有4G和未来5G移动基站和通信网络,部署成本更低;从持续演进上,C-V2X对5G前向兼容,更具发展前景。
当前,国际社会在V2X技术路径选择中仍存争议,美国此前一直倾向于部署DSRC技术,欧盟则分别基于DSRC和C-V2X技术开展互操作测试。中国在LTE标准上拥有较多的专利,发展C-V2X技术将具有更好的基础条件。
技术方面,7月,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标志5G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R16针对车联网应用,支持V2V、V2I直连通信,实现V2X支持车辆编队行驶、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等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面向无人驾驶应用业务需求,是LTE-V2X的演进。
根据规划,R16标准发布后,最后阶段的支持增强5G-V2X的Release-17标准,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底发布,到时整个标准工作完成,产业将具备大规模建设基础。
政策方面,2月初我国11部委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本月月初,《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C-V2X终端的新车装配率2025年达50%,2030年基本普及,网联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功能不断应用,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互联互通。
光大证券分析师卫书根5月24日报告指出,在政策推动及示范项目扩大背景下,2020年C-V2X产业化元年开启。
从投资角度看,杨泽原团队认为,上游芯片厂商中,华为、高通处于领先地位。聚焦于产业链中下游,认为行业将沿着从车机到路侧进而拓展到云端服务的方向依次爆发,对应车载操作系统、终端设备、高精地图这三个产业链环节。
具体来说,车载智能操作系统方面,智能网联需求升级,车载OS市场有望率先爆发;终端设备厂商中,中长期云控平台、OBU和RSU受益;高精地图方面,长期看新商业模式有望明确,2021年后将迎来指数型增长。
光大证券卫书根则从C-V2X建设层面分析,随着C-V2X部署工作落地,首先将带来芯片、模组、终端设备、管理平台、安全认证等的海量需求,同时实施能力较强的交通信息化厂商也将直接受益。而基础设施工作建设完成之后,平台运营有望衍生出更大价值。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92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